用真情化矛盾,用诚心去执行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11月25日 | ||
【基本案情】 申请执行人刘某与被申请人李某系母子关系,三年前经我院调解,双方达成赡养协议,自去年开始,因家庭矛盾加剧,李某拒绝支付赡养费,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立即阅卷,了解案情,并主动找申请人刘某了解情况。刘某在电话中对承办法官哭诉儿子的种种不孝行为,恳请法官能快速将赡养费执行到位。本案标的额并不大,且被执行人李某在某公司上班,强制执行难度并不大,但考虑到如果强制扣划李某的银行存款或冻结工资无疑会增加双方的矛盾,带来重复强制执行弊端,承办法官主动联系被执行人李某,希望能够切实化解矛盾,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李某见到承办法官后义愤填膺,向承办法官大倒苦水,数落其继母的种种不是,不同意给其继母赡养费,并告知法官如果强制执行,他本人会采取过激行为。 针对上述情况,承办法官决定组织双方面对面,直面矛盾。母子见面后先是相互指责,之后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母子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通过倾听,承办法官找到了矛盾的关键点,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说起,结合双方的现实情况,特别是被执行人的孩子也即将成年的事实,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尊老爱幼的重要意义,提醒双方反思自己行为的不当,多想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刻,通过近三个小时苦口婆心的调解劝说,母子双方终于谅解彼此,握手言和,李某当场履行了义务,并保证以后不需要刘某申请执行就会主动履行义务,刘某也当场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尽心对待李某一家。临走时双方分别握着承办法官的手道谢,感谢法官用真情和诚心挽回了他们一家人的和睦相处。 【法官说法】 法院执行工作虽然是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进行,国家赋予了强制力,但不应是冷冰冰的,具体工作中也应讲究艺术和策略,根据每起案子的具体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既保障申请执行人权利的实现,又确保双方化解矛盾。 (张建民)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滨州市邹平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鹤伴一路838号 电话0543-4262626 邮编: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