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就是我的家丨记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夏学光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11日 | ||
夏学光,50岁,他在邹平市法院走过了26个春夏秋冬,先后在好生法庭、长山法庭、明集法庭工作,用多年的坚守换来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他是2020年度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法庭就是我的家 他自进入法庭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秉持着“打造亲情法庭”的理念,并在工作生活中始终践行着。一处基层法庭,全部工作人员七、八个人,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工作动力,全力以赴为群众排忧解难。 “自家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间也比不上与同事在一起的时间长,我们相互之间要像家人一样相处,同样,我们也要像处理自己的家事一样办理群众的案子。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到法庭寻求帮助,我们一定要全力提供帮助,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温暖。” 每逢开会,夏学光总要和庭上的同志絮叨几句,再三叮嘱大家一定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群众解难事。 他追求兼顾法律与社情民意,“平心厚德、尚法致和”的目标。接待当事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消除当事人对法庭的对抗情绪,让当事人感觉到法庭严肃之外的温情,用亲情、友情消除对立情绪,使情绪激动的双方能够平心静气进行调解,最终握手言和。 薛某、高某的亲属李某因同学聚会,骑电动车到达本村同学韩某家中,然后由韩某驾车载李某到酒店赴宴,宴席中李某饮酒,韩某未饮酒,同席的其他同学二十余人有人饮酒,有人未饮酒。饭后,韩某车载李某回到家中,李某独自骑电动车回家,回家途中栽倒在路边沟中死亡。薛某、高某对赴宴的与李某同席的同学一无所知,为索要赔偿款将韩某一人诉至法院,要求韩某赔偿290000余元。韩某收到诉状后情绪非常激动,认为他作为村主任,对李某的后事跑前跑后,付出了人力财力,而且积极联系其他同学协商李某死亡事件如何处理,没想到自己却成了被告,原有的同学情谊降到冰点,并专门聘请了律师明确表示不接受调解,要求法院依法判决。 夏学光充分了解案情后,将原告因为没有与李某同席的其他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无奈之下才将韩某一人诉至法庭的事实告知韩某,并从多年同学情谊、李某离世后的家庭情况出发,成功说服韩某提供了部分同学电话,召集了当天赴宴的部分同学进行了协商,通过以捐款的形式给付了原告78000元,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4月25日,夏学光早起感觉浑身发冷、肌肉酸疼,体温38.5度,妻子劝其在家中休息,“那可不行,今天还有两起案件要开庭呢”,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虽然咱没啥本事,但是只要在法庭干一天,我就得坚守住这个岗位,法庭就是我的家,不在法庭,感觉心里不踏实”。 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是我的追求 在法庭工作多年,夏学光坚持做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尝试法庭审判工作的适当延伸。对在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苗头性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村委会、街道提出司法建议,促进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完善制度。 他以更广阔和更深入的视野对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行解读,充分认识法庭通过审判工作保障法律实施在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法治信仰,从而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意义。 某村几户土地流转大户以流转土地不足为由拒绝缴纳土地承包费用,导致村民不能按时分到土地承包费,引发集体上访,村委将该几户起诉到法庭。收到传票后,该几户村民自知理亏,开庭后就将拖欠的承包费打入村委经管站账户。 “如果是一般的案件,做做村委工作,放弃违约金,到了这里也算圆满结案了,但这起案件具有一定特殊性,如果这样就结案了,那么很难保证以后类似案件不再发生。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一直是我的追求,我要通过这起案件的审理对拖欠承包费者形成一定的震慑作用。” 于是,他放弃做“和事佬”,毅然判决该几户按合同约定交纳逾期支付承包费违约金,确保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自此案件后,该镇拖欠土地承包费案件没再发生。 家事大如天,一定要慎重 家事纠纷案件事虽不大,但关系家庭的和睦、孩子的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多年的审判经历练就了夏学光一双“火眼金睛”。通过与当事人的交谈,他能迅速看透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及案件的症结所在,随即对症下药、妥善化解。 许某生有子女八人,年轻时创下一番基业,年近八十半身不遂,由于对财产在子女间分配不均,加之其脾气暴躁,八名子女在其老伴去世后无人靠前。一气之下,李某独自一人驾驶电动三轮车来到法庭寻求帮助,要求起诉其八名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看到老人因路上翻车磕破流着血的手,夏学光赶紧带老人到卫生室进行了简单包扎,确定没有问题后带老人回到法庭。稍作休息后,夏学光分别给老人的子女打了电话告知其来接老人,结果均被拒绝。陪老人在法庭吃过午饭后,夏学光与老人所在村书记取得联系,与书记一起车载老人登门找其子女收留许某,均遭到拒绝。 通过大半天的了解,夏学光明确了老人的子女家庭条件都不错,交纳赡养费应该不是问题,同时考虑到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他便联系了一家养老院并经老人同意后将其安置到了养老院,其八名子女按时平均向养老院交纳养老费用。至此,老人的赡养问题没有立案便得到了圆满解决。 “家事无小事,一定要慎重。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老人会跑到法庭起诉自己的孩子,对待这类案件更要慎之又慎,确保老人能安享晚年是每一名子女应尽的义务。”夏学光说起案件来,总是这么头头是道。 要活到老、学到老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的生活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法庭的工作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为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强调要坚持需求导向,顺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加强和完善法律数据智能化开发与应用,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服务法官办案、服务人民群众。但当时,全流程网上办案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法庭上不少干警都有些茫然。 “全流程网上办案是审判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系统怠于接受、不熟练运用、不快速适应,都会降低智慧法院的工作效率。作为法官,要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迅速转变思维,积极主动加强学习应用”。 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他带领全庭干警,克服以往形成的办案习惯和固有思维,不断加强对网上微法院、分调裁平台、统一送达平台、案件审理平台、诉讼数据监督平台等网上办案系统的培训学习,指导来庭群众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开庭、网上交费、网上退费。确保包括阅卷率、程序性文书生成率、裁判文书生成率、合议庭文书会签率等各项考核指标达到100%。 人民法官、更是热血青年 疫情期间,他一边专注自己的审判事业,一边关注疫情动向。在感动于党和国家力挽狂澜的决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热情,白衣天使忘我付出的身影之际,他激动得赋词一首: 《满江红》 送武汉瘟神 九省通衢,荆楚地,雾霭茫茫,沈思语,亥歇子接,如此悲壮。瘟神四面欺人众,杏林八千勇担当,不肯误,钟翁含泪目,雷火将。祛妖疫,心如钢,众成志,顽疾亡,中央号令奔大江。两河四岸人心稳,天下之中永安康,假时日,天佑我中华,皆过往。 “我是人民法官、更是热血青年,虽已年近半百,却依旧是怀揣家国情怀奋斗在司法事业的追梦者,我会一直在审判岗位上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做一名有温度的法院人”,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滨州市邹平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鹤伴一路838号 电话0543-4262626 邮编:256200